东印度群岛介于亚洲大陆(东南)和澳大利亚(西北)之间,沿赤道伸展6100公里(3800英里)以上的宽阔地带。包括婆罗洲、西里伯斯、爪哇、新几内亚及苏门答腊几座主要岛屿。
政治上包括文莱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三国,有时也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菲律宾。历史上,东印度的地域概念比较松散,既适用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(前荷属东印度),也可包括马来群岛(菲律宾属于本群岛),亦可延伸到整个东南亚和印度。东印度群岛(亦称香料群岛)是公元十五世纪前后欧洲国家对东南亚盛产香料的岛屿的泛名。它说明了当时欧洲人对东方香料的渴求,也是导致大航海时代(地理大发现)的一个直接原因。
15世纪,苏门答腊、爪哇和婆罗洲出现一些印度文化影响的王国,相续兴起和衰亡。14至15世纪,伊斯兰教从中东和印度传入,马来亚的马六甲既是本地区转口贸易中心也是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心。16世纪欧洲人开始殖民统治,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,然后被荷兰人驱逐。虽然英国人企图介入东印度群岛纷争,但终于落入荷兰人控制,葡萄牙人最后只剩下帝汶岛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日本人取代了欧洲殖民者,这个时期激发了民族主义的成长和战后新国家的诞生:印度尼西亚(1949)、马来西亚(1963)、巴布亚新几内亚(1975)和文莱(1984)。
东印度群岛全部位于热带,在赤道两侧各10个纬度之间,气温高,年平均27℃(80℉)。年温差在赤道上只有几度,离赤道越远,温差逐渐增大。温度变化也受到附近海洋的影响和调节。
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是降水,年降雨量从苏门答腊和爪哇山地迎风坡的8,130毫米以上,到苏拉威西西部与小巽他群岛的雨影带不足500毫米。群岛大部分年平均2,000毫米以上,全年均匀分布,但从中爪哇往东到全部小巽他群岛,年降雨量逐步减少而干季拉长。另一个气候变化因素是台风,每年7ㄢ1月份,从西南太平洋上向西和向北吹来20多起台风。
在大部分东印度群岛上,大雨和高温导致植物全年快速生长,种群丰富。雨水充沛地区覆被著热带长绿雨林,比较干爽的地区有半落叶季风林,包括柚木和桉树,这类森林主要呈季节性生长。其他森林类型有海滨林(红树林、水椰子、露兜)、沼泽林及山地林。有150多种棕榈,包括椰子、糖棕、西谷棕、槟榔等。竹子分布于全区。大片自然林被人类农耕反覆清除,主要孳生着白茅。
东印度群岛的主要居民似乎是从东南亚及南亚大陆移来的。在本地区的原始居民中有矮黑人,亦称尼格利陀人。他们被约在4,000年前开始从亚洲大陆入境的原古马来人所取代或吸收,原古马来人带来水稻种植与家畜饲养技能。约在西元前3世纪从东南亚来的马来人接踵而至,散布到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各地,他们然后又被继来的民族如孟-高棉、泰、缅人挤出亚洲大陆(马来半岛除外)或吸收掉。
东印度群岛的马来族系后来又同阿拉伯人、印度人及中国人有小规模的混合。东印度群岛居民讲多种语言,属于马来-波里尼西亚语系,亦称澳斯特罗尼西亚诸语言。现代居民的多元文化主要是印度教、伊斯兰教与佛教文化作用的结果。